- 分享的智慧:不是强迫,而是引导孩子体验合作的快乐——《不焦虑的起跑线》5.1 (0篇回复)
- 共情力的培养:从“ta为什么抢我玩具”到“ta可能也很想玩”——《不焦虑的起跑线》4.4 (0篇回复)
- “冷静角”的建立:给孩子一个处理负面情绪的安全空间——《不焦虑的起跑线》4.3 (0篇回复)
- 接纳与表达:允许哭泣,教孩子用语言说出“我生气了”——《不焦虑的起跑线》4.2 (0篇回复)
- 认识情绪:和孩子一起制作“情绪天气预报”——《不焦虑的起跑线》4.1 (0篇回复)
- 我们“完蛋”了吗?——在算法时代,语言、技术与人性的终极博弈【《Algospeak/算法语》解读5.1】 (0篇回复)
- 当“incel”黑话成为流行梗——模因(Meme)如何成为极端思想跨越圈层的“特洛伊木马”【《Algospeak/算法语》解读4.2】 (0篇回复)
- 从舞会文化到“网络烂梗”——“slay”们的旅程与被加速的文化挪用【《Algospeak/算法语》解读4.1】 (0篇回复)
- “Z世代”标签的“卡通化”——我们如何在算法的“故事”中,将自己简化为刻板印象【《Algospeak/算法语》解读3.3】 (0篇回复)
- 从“Cottagecore”到“Preppy”新义——当你的审美成为算法的商品与“新人口统计学”【《Algospeak/算法语》解读3.2】 (0篇回复)
- “算法比我更懂我?”——过滤气泡、回声室与身份认同的自动化构建【《Algospeak/算法语》解读3.1】 (0篇回复)
- 饭圈黑话与圈层壁垒——算法如何一边拉平我们,一边孤立我们【《Algospeak/算法语》解读2.2】 (0篇回复)
- 我们为何听起来都一样?——“网红口音”的兴起与地域方言的消亡【《Algospeak/算法语》解读2.1】 (0篇回复)
- “Rizzler之歌”的诞生——当创作者学会“迎合算法”,流行语便诞生于元数据之中【《Algospeak/算法语》解读1.3】 (0篇回复)
- “No Because”为何风靡?——揭秘算法时代的注意力“钓鱼”语言学【《Algospeak/算法语》解读1.2】 (0篇回复)
- 语言的“打地鼠游戏”——从“unalive”谈起,算法审查如何激发了语言的无限创造力【《Algospeak/算法语》解读1.1】 (0篇回复)
- 不仅仅是躲猫猫——重新定义“算法语”(Algospeak),理解我们时代的语言新规则【《Algospeak/算法语》解读引言】 (0篇回复)
- 超越财富与名声:成为“使命驱动的信使”,实现真正的人生价值——《Wealthy and Well-Known/富裕且出名》解读6.2 (0篇回复)
- 当服务的使命清晰时,恐惧就不存在:克服“冒牌者综合症”的终极心法——《Wealthy and Well-Known/富裕且出名》解读6.1 (0篇回复)
- 内容钻石模型:如何用一个核心视频,自动化一整年的内容营销——《Wealthy and Well-Known/富裕且出名》解读5.4 (0篇回复)